让思政课“有血有肉有营养”
威海职业学院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让思政课“有血有肉有营养”

2021-07-06 大众日报 03版
  □记 者 郑 莉
  通讯员 徐洪强 姚宏建 报道
  本报威海讯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诞生。而就在昨天,我们刚刚庆祝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有没有同学有疑问,为什么党的诞生在7月23日,而党的生日是在7月1日?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7月2日,在威海职业学院红色记忆馆,面对充满好奇的学生们,该校思政课老师刘小凡结合馆内展板,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中共一大的历史。
  威海职业学院全面搜集素材,建设了这处红色记忆馆,将思政大讲堂“搬”到馆内,结合教师精心组织的题材,增强了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该校不仅让思政教学走出教室,还用好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发了甲午战争博物馆、郭永怀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等十几个现场教学点,与校内资源共同打造成为“红色大讲堂”,近三年共组织15000多名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把课程讲授与基地实践学习相结合,“有血有肉有营养”的思政课赢得学生的喜爱。“现场教学的形式让我觉得更生动,对于学习内容印象深刻。”威海职业学院大一学生蒋鑫安说。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最难讲的课”上得精彩纷呈、趣味盎然?威海职业学院结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实践育人为抓手,整合红色育人资源,积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通过开设好“红色大讲堂”“联盟云课堂”“劳动大课堂”,把“最难讲”的课讲得“最精彩”,把“有意义”的课上得“有意思”。
  为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2019年底,威海职业学院联合井冈山、延安、遵义、西柏坡等地23所高职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合作联盟。结合学生擅长使用手机端、电脑端上课的特点,遴选67名联盟学校最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成立联盟讲师团,启动“云思政、红课堂——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网络直播课活动,每堂课由4名来自不同城市的思政课老师,结合所在城市的红色资源授课,面向全国所有大中小学开放,目前已开展网络直播课8场次,参与师生达10万多人次。在日前开展的今年首场网络直播课中,威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系统教学部主任赵喜婧以《永怀不忘 民族脊梁——“两弹一星”烈士》为题,面向5万多名现场和在线收看的师生,讲述了来自威海荣成市的“两弹一星”烈士郭永怀的先进事迹。
  为拓宽实践育人渠道,威海把“思政小课堂”融入“劳动大课堂”,搭建起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工匠精神”传承平台、公益服务实践平台,将诚信教育融入平台建设之中,出台《学生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涵盖政治表现、诚实守信、学业表现等7个指标、29个观测点,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正向激励。2020年该校信用评价体系正式运行以来,2000余名学生骨干立足岗位、服务同学,数千志愿者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514名优秀学生参加卓越工匠班学习,技能培养逐步实现从作品到产品、从生产性实训到实训性生产的提升;崇尚劳动蔚然成风,学期人均劳动时长达85.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