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院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12

2024年,智慧学院紧跟学校发展蓝图,不懈努力,现将全年所做主要工作及成效总结如下:

一、多种形式联合育人,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智慧学院紧跟学校双高建设步伐,以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智慧物联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多专业协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先后与华为、中兴、捷普、嘉环、阿凡提软件等企业开展“企业学院”、“厂中校”、“现场工程师”、“订单班培养”等多种形式联合育人项目,真实场景育人,多维度提升学生综合技能,知识技能并重。与嘉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立项山东省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共育数据通信高技能人才。

以证促学、以赛提技,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增强。云计算、物联网、JavaWeb应用开发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均为100%,2024届毕业生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103.22%,2025届毕业生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157.62%,证书获取率逐年攀升。在金砖大赛、金砖创新大赛、技能兴鲁、蓝桥杯、电子设计竞赛等技能竞赛中,凭借出色的创新链整合能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1项,其中国际赛三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1项,国赛三等奖1项。在“挑战杯”、科技创新、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等双创赛道上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项,其中金奖1项,铜奖4项。

合作办学、引进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软件技术专业与俄罗斯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软件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序推进本年度2022级16名学生入学俄罗斯,共有31名俄学生。1名学生报名赴韩国交通大学交换学习。

截至12月11日,智慧学院2024届毕业生共计638人,609人就业,总体就业率95.45%,贫困生就业率96.55%,省优毕业生就业率97.37%。

二、以“五金”为引领,群内专业协同发展

智慧学院紧密跟随学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打造“金课”为目标,稳步推进课程及教材建设,《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荣获“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4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验收认定;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立项首批AI新形态智慧课程2门,首批“专创融合”示范课程1门。成功出版4部数字教材,其中,《jQuery前端框架项目化教程》荣获2024年度全国优秀云教材奖;《程序设计基础》、《jQuery前端框架项目化教程》荣获2023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奖;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荣获“威海职业学院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以研促改,通过省级以上各类教科研课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获批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1项,中华职业教育社2024年度规划课题1项,省级课程思政教改课题1项,完成结题,山东省职业院校“三教”改革联盟教改课题4项,院级课题6项。

以省级技能大师为引领,多渠道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成效显著。软件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威海市优秀教师1人,威海市德育先进工作者1人,威海市青年岗位能手1人,推荐第22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省级课程思政研课会荣获二等奖,校级青教赛荣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双语教学大赛荣获三等奖1名。

抓住机遇改善校内实验实训环境。新建工业互联网控制技术实训室已投入教学使用,本年度新增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总立项40个,总预算160.62万元,预期虚拟利润53.38万元,以生产实践的真实情境为标准进行实训,全力推进“金地”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专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能力,与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申请横向课题5项,项目总经费117.5万元,到账经费73.75万元。成果转化2项,到账0.14万元。授权外观专利1项。完成社科活动3次,科普活动6次。同时积极承接社会培训任务,截止到11月,承接威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培训、2024 MakeX机器人挑战赛华北大区竞赛、2024年威海信息学奥赛夏令营等各类社会培训服务项目26项,累积应到账培训金额115万元。

依托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紧密对接区域重点产业,优化专业布局。2024年智慧物联专业群顺利通过省厅验收;与山东工商学院开展软件技术专业专本贯通培养,拓展了学生可持续发展途径。申请增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

专业设置紧密契合市场需求,吸引大量优质生源,根据学院招生工作的统一部署,2024年智慧学院招生计划共计842人,录取842人,最终报到人数811人,报到率96.32%。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精神面貌蓬勃向上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不断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育。

坚持“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学生党支部年度发展预备党员14名,入党积极分子83人;年度开展主题团日、观影活动47次,“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深入欧乐坊社区、田东社区参加50余次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38次,涉及千余名青年学子;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荣获运动会精神文明奖,作为牵头单位组织舞蹈大赛并获第2名,成功举办第一届“活力嘉年华”运动挑战赛;圆满完成2024级809名新生的入学教育、军训等工作,荣获“2024年军政训练先进营”。

细化学生教育服务实施周检查、月巡查、不定期抽查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年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30余次,开展防诈骗、防溺水、消防安全等安全主题教育26次;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工作,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公寓文明创建月等活动20余次,提升公寓育人效能;抓实信用评价体系育人效果,制定并运行《智慧学院诚信评价体系五级预警》,效果显著;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实现教学楼、公寓周边卫生清扫、工作常态化;扎实开展资助服务,有序完成奖助学金评选、申报工作,开展资助座谈会和一对一帮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重点做实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做好重点关注人群的常态化监测。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以及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切实提高辅导员岗位技能素质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每周辅导员例会制度,加强辅导员个人成果的挖掘与创新,参与2024年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项目,主题班会优秀案例2项、工作案例1项获省赛推荐资格;积极拓展综合素质技能,参加山东省第五届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双语教学大赛等专业比赛,1人荣获基本功大赛三等奖。

抓好网络宣传主阵地,坚定舆论导向,严格执行宣传工作“三审三校”,年度发表抖音作品27个,发帖316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信260篇,被学校官微采纳13篇,未发生不当言论或舆情。

数字化建设管理,提升校园网络服务质量

2024年为学校数字化建设元年,应学校发展需要,成立数字化管理中心。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遵循政策导向,专注双高信息化水平提升重点任务,举办山东省教育行业网络安全活动周校园日活动,承办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会议,开展师生数字素养技能提升培训,提升网络及数据安全意识及防范水平。

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面增强网络安全防御力和保障力度,编写教育厅、学校网络安全工作简报8份,提升网络安全管理与策略;加强网络安全督导,督办和处置教育厅通报7次、威海网信办通报事件3次、学校通报事件6次。优化IPv6出口链路策略实现IPv6带宽扩容至10Gbps,成功接入教育城域网,提升了我院IPv6使用率及全省排名。参与山东省教育厅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攻击成绩首次达到3千分。

夯实数字校园基础,完成常态化录播教室、多媒体设备改造、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等11个数字化建设项目论证和8个项目验收工作。强化信息化服务保障,承担学校官网建设维护,新建改建官网43次;承担服务器维护、网络维修、标准化考场维护等技术服务共计405次;承担多媒体维修和智慧教室维护共计608次;承担广播电视、铃声保障服务、线上会议共计65次;承担微机室技术保障,统筹调配,高效率保证实训教学顺利开展,全年承接考试及培训73次,调试设备28523台次,服务考生56548人次。

专注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开发网络安全一体化运维平台,入选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创新案例;开展无感知项目规划建设及应用推广,入选山东省教育厅无感知数据采集示范项目。

深入推进业务数字化建设,发布业务数字化建设任务单,收集业务部门103项需求,涵盖35项数字化改造、21项数据交换等。深入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数字化需求调研。对学院数字校园系统架构的基础数据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系统模块、架构等进行了重新优化,形成了具体、可操作的顶层规划。提出升级业务系统12个,采购或定制开发系统23个。打造聚焦师生需求的“一件事一次办”、师生画像、学生预警等系列特色应用。

在数据治理方面,完成《威海职业学院数据对接标准1.0》版,形成《威海职业学院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建设完成了学生基础数据仓库构建。对接教育部数据基座,上报教育部数据超过1170万条。在业务数字化应用建设方面,采购低代码开发平台,作为学校业务数字化基础开发平台。支撑业务部门建设职称评聘系统、审计管理平台等业务系统。在线上业务流程建设方面,保证学校现有350余项线上业务流程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各业务部门需求,继续新建或优化线上业务流程,建设文件信息报送单等线上业务流程37项,提升管理服务效能。面向师生个人与业务部门建设学生个人画像、接诉即办看板等数据可视化报表12项。持续做好面向全校师生的信息平台运维,维护包括实习管理、OA办公、校情分析、统一身份认证、学生诚信评价等十余项关键系统,确保数据准确、系统稳定、服务连续,支持移动端接入与数据同步。保障各系统的正常运行。

多方筹措数字化建设资金,与中国联通威海分公司沟通,争取企业投资300万元资金支持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目前投资的大数据中心、实训教学管理等6个项目已进入联通公司内部采购流程。充分利用学校自有资金等谋划、设计学校数字化建设急需急用项目,投入190多万元,采购教学质量监控平台、零信任网络安全设备等项目,通过以上项目建设,极大提升学校数字化水平。

五、做好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聚焦政治引领,铸牢“根”和“魂”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所有党员线上线下学习时长均超过56学时。开展党纪教育活动,有效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严守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基”和“本”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全面梳理并细化《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清单》,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今年新增入党积极分子83人,发展党员14人,办理党员转正15人,严把入口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方向、重点突破项目研讨,激发党员自觉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基层党建注入持续动力。

聚焦堡垒作用,践行“职”和“责”对教职工和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进行全覆盖排查,累计梳理排查对象800余人次,未发现重大隐患。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党员到社区“双报到”率达100%,组织党员和青年志愿者累计下沉社区160余次,开展义务志愿服务活动,近千人次服务师生群众,推动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聚焦示范效应,提高“行”和“效”丰富“凝聚智慧,先锋领航”党建品牌内涵,以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加强教师支部双带头人建设,党员教师27人次在课程思政、双创大赛、教改科研中发挥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智慧学院将继续秉承“修德强能、严谨精细、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智慧学院

202412月12